过去少有人问津的乡镇卫生院如今成了“唐僧肉”。近日,广西防城港市防城区10个乡镇中有6个乡镇卫生院长因在采购交易中收受“回扣”被检察院提起公诉,涉案金额近百万元。相关人士认为,不科学、不透明的药品定价机制给药品回扣留下了空间。
正常招标遭遇“回扣”潜规则
药品从药厂到患者手中,需要经历重重关卡,部分药品药价的50%竟然是“公关费”“回扣费”。
今年8月8日,广西防城港市防城区检察院以涉嫌受贿罪对原峒中镇卫生院院长黄某某提起公诉。至此,利用药业公司与医院采购交易“潜规则”受贿的6名乡镇卫生院院长已被全部提起公诉。
检察机关调查显示,7家医药公司在2009年防城区卫生局组织的招投标会上,通过招投标程序,获得为防城区各乡镇卫生院提供药品、医疗器械的资格。
防城区检察院副检察长翁全森说,为了使公司的供药和医疗器械的销售工作更加顺利,7家公司的医药代表按照一定比例,将药品和医疗器械销售额的一部分作为回扣送给基层卫生院长。
相关材料显示,“回扣费”的比例为医疗器械销售总额的7%至10%,药物销售总额的3%至4%。按照此比例,防城区6名基层卫生院长分别收受4万至20余万元不等的“回扣费”,合计受贿金额达93.48万元。
原防城港市防城区大菉镇中心卫生院院长宋某某,在担任院长期间收受医药代表以各种名义送来的款项近18万元,其中有近10万元的款项竟是直接通过银行转账直接进入宋某某的账户。
调查显示,在药品公司将药品或医疗器械交付给卫生院时,他们不仅不仔细查看,还要求医院财务人员及时支付采购款,并特别交代做采购计划时,加大对这些医药公司药品或医疗器械的采购需求。
基层卫生院缘何成“唐僧肉”
长期以来,我国乡镇卫生院面临着难以为继的发展困境。部分基层卫生院面临缺药少设备的尴尬。但随着新一轮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乡镇卫生院的医疗设备得到大幅改善,越来越多的人也愿意到基层卫生院就诊。
以广西为例,《广西壮族自治区“十二五”期间农村基本医疗卫生保障工作方案》就提出,采取填平补齐的办法,按国家有关规定为乡镇卫生院配备基本诊疗仪器设备,并继续巩固和完善村级卫生室标准化建设。